> 资讯 > 一部15分钟广播剧!如何讲好黄旭华的“深潜”人生

一部15分钟广播剧!如何讲好黄旭华的“深潜”人生

发布于:2025-07-10 13:15:36 来源:互联网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汕尾广播电视台运用最朴素的表达方式,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后返回汕尾老家与亲人的重逢时刻,浓缩成15分钟的广播剧《大海作证 共和国不会忘记你》。这部作品不仅斩获第二届汕尾市文艺奖广播剧金奖,更以“用声音解构历史”的创作理念,成为红色题材文艺创新的典型范本。

当黄旭华院士“舍小家为国家”的故事通过潮水声、《大海啊故乡》的旋律与母子重逢的哽咽声交织呈现时,属于这位60年代开启科研事业老前辈的家国情怀,深深叩响了当代听众的心灵。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追寻30年沉默的真实,一场跨时空的采风

海陆丰革命老区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彭湃等革命先驱,而黄旭华院士作为从这片土地走出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其人生轨迹恰是老区红色精神的当代延续。“我们想展现的不仅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更是海陆丰文化基因中‘家国同构’的精神。”主创团队在采访中提及。在“记录历史伟业、展现老区百年风华”的创作初衷下,广播剧刻意避开对核潜艇研制历程的宏大铺陈,转而聚焦黄旭华晚年回汕尾与家人团聚的微观场景。

那么,30年的沉默如何用声音具象化?

编剧团队发现,当黄旭华面对母亲时那句沙哑的“妈”,与潮水声、乡音的叠加,比任何数据都更能诠释“共和国不会忘记”的主题。不同于影视剧的视觉冲击,广播剧以“声音蒙太奇”构建叙事张力。《遥望故乡》中,《大海啊故乡》的旋律与翻涌的潮水声,暗示黄旭华对家乡的日夜思念;《真相大白》里,老母亲翻阅杂志的沙沙声、突然停顿的呼吸声,配合远处舞狮的锣鼓声,交代“通过儿媳名字认出儿子身份”的转折;《荣归故里》中,邻居大婶那句带着嗔怪的“你这孩子,太不孝了”,与黄旭华“忠孝不能两全”的回应,在15秒内引爆情感冲突。这种“以声代画”的叙事,生动地再现了黄旭华院士内心的挣扎与坚守。

主创团队还刻意弱化黄旭华的“科研权威”标签,转而挖掘其作为儿子、丈夫的情感褶皱。剧中,他与妻子李世英“笑着说辛酸”的对话,以及母亲抚摸他白发时的抽泣声,都能让让听众突然意识到这位“核潜艇之父”将30年的乡愁与愧疚化作了深海里国之重器的伟大。这种“去神化”的叙事,让英雄形象更接地气地走向了听众的内心。

从核潜艇到白发母亲,微观叙事拆解家国情怀

为还原历史质感,团队系统查阅核潜艇研制史料、黄旭华公开访谈,并深入汕尾故居走访其亲属与乡邻。“我们发现他少年时常去海边,对潮水声有特殊记忆,这才有了剧中贯穿始终的海浪音效。”编剧提到,甚至连黄旭华与母亲重逢时,母亲那句“儿啊,你的头发都白了”,都是根据其亲属回忆的真实场景改编。这种对细节的考据,让广播剧获得了“叙事扎实”的行业认可。

后期制作中,音效师通过“声场定位”技术,让听众在耳机中感受到“从北京到汕尾”的空间迁移;音乐设计则将《大海啊故乡》的旋律碎片化,在不同场景中以变奏形式出现,强化情感记忆。“我们反复打磨母子见面的‘泪点’段落,光配音就重录了7次,直到呼吸声的颤抖都精准贴合人物心理。” 导演团队的严苛,最终成就了作品“情感真挚”的口碑。

破圈,“深潜”精神浮出水面

这部全长仅有15分钟的广播作品,其产生的影响力却远远超出了地域的边界和传统媒介的限制,形成了广泛的“破圈”效应。节目不仅在汕尾广播电视台的103.5兆赫、调频91.3等传统频率播出,还通过汕尾广播电视台手机台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更令人欣喜的是,节目内容被省内外众多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平台争相转载播出,其中多个平台创下了单篇“10万+”的浏览记录,声浪从海陆丰革命老区迅速辐射至全国范围。

在听众心中激起的波澜同样深刻。节目播出后,广大听众通过节目新浪微博互动平台留言,对本期节目给予一致肯定和好评,更多听友留言盛赞黄旭华院士的高风亮节,称收听本期节目后非常感动、深受教育。这些来自普通听众、未经修饰的心声,强有力地印证了作品直击心灵深处的力量。它成功地将一位功勋科学家身上抽象的伟大,转化为了可感可知、充满温度的家国情怀与共通的人性光辉。

当潮水退去,留下的是精神的礁石

《大海作证 共和国不会忘记你》的成功,其意义远不止于一部广播剧的获奖或一次成功的传播。它悄然标志着红色主题叙事方式从过去惯常宏大颂歌式表达,转向对个体生命深处幽微情感与艰难抉择的勘探的一次静水深流式的深刻革新,从依赖视觉奇观带来的震撼,回归到声音这一最原始媒介直抵心灵、激发想象的本质力量。它有力地证明了,真正能够打动人、实现有效传承的精神力量,无需依赖华丽辞藻的堆砌或空洞的口号。它需要的是创作者以敬畏之心,俯身打捞历史长河中那些真实、具体、甚至微小的细节;以创新之思,敏锐地找到与当代社会、与普通人心灵相连接的情感接口。

当新一代核潜艇继续在深邃海洋中无声巡航,忠诚守护着万里海疆的安宁,黄旭华“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铿锵誓言,也通过这部穿越了时空的电波作品,在每一位用心聆听过的听众心海深处,激荡起永不消逝的波涛。

大海作证,那些为民族复兴伟业而选择“深潜”的漫长岁月与不朽灵魂,国家不会忘记,人民终将听见。这由无数真实声音与深沉情感共同铸就的精神丰碑,在人们心中,比钢铁更坚韧,比时间更久远。

撰文:严学艺

标签: